玄奘大师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

决赛世界杯直播

玄奘大师(602年-664年),俗名陈祎,唐代著名高僧、佛经翻译家、旅行家,是中国佛教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西行取经历程不仅是中印文化交流的壮举,更是世界探险史上的重要篇章。以下是依据史实整理的玄奘西行主要事迹和相关知识:

一、西行动机与时代背景

玄奘年少出家,潜心研习佛经,发现中土佛经译本存在诸多矛盾,尤其对瑜伽行派(唯识宗)理论存疑。为求取《瑜伽师地论》等经典真义,他决心西行印度。当时唐朝初年边境管制严格,玄奘于贞观三年(629年)违禁偷渡出关,踏上征途。

二、西行路线与艰险经历

1. 中亚险途

玄奘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瓜州,穿越莫贺延碛(今甘肃至新疆戈壁),曾四日五夜滴水未进。抵达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时,国王麹文泰强留他讲经,玄奘以绝食抗争,最终获支持继续西行。

2. 翻越葱岭

经龟兹、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跨越帕米尔高原(古称"葱岭"),历经雪崩与高原反应,最终进入北印度。

3. 印度游学

玄奘历时十余年游历北印度、中印度,在那烂陀寺拜戒贤法师为师,系统学习瑜伽行派理论。他还参与曲女城无遮大会,辩经获胜,被大乘僧众尊为"大乘天"。

三、学术贡献与成就

1. 佛经翻译

玄奘带回657部梵文佛经,主持翻译75部、1335卷,创立"五不翻"翻译原则,确立中国佛教术语体系,如"般若""菩提"等译名沿用至今。代表作《大般若经》《瑜伽师地论》影响深远。

2. 唯识宗创立

以《成唯识论》为核心,开创中国法相唯识宗,强调"万法唯识",推动佛教哲学的本土化发展。

3. 地理与人文记录

《大唐西域记》详细记载138国风土、政治、宗教,成为研究中亚与印度史的珍稀文献。近古学者依此书发现那烂陀寺遗址。

四、历史影响与延伸知识

政治意义:玄奘归国后受到唐太宗接见,其西行间接促进唐朝与中亚的外交联系。

文学衍生:《西游记》以玄奘为原型神化创作,但史实中玄奘独行,并无孙悟空等徒弟护送。

国际声誉:印度教科书将玄奘与释迦牟尼并列,那烂陀大学设有玄奘纪念堂。

玄奘的西行不仅是宗教行为,更是一次跨越地理与文化藩篱的壮举。他以惊人的毅力和学术严谨性,架起了中印文明对话的桥梁,其精神至今仍启发着跨文化探索与学术求真。

文章标签:

上一篇:隋军南下灭南陈之战 | 下一篇:南北割据形势变

Copyright © 2088 世界杯女足_足球歌曲世界杯主题曲 - luxiuy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