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般生活,
吃喝拉撒都极其随便,
吞吃生肉
,随地大小便,在原始部落的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
后来,古代人逐渐意识到
作为高等动物,
需要和那些低端野兽区分开,人类社会也
慢慢开始走向文明
,上厕所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先秦时期,就开始
修建起了厕所
,这时的厕所还不是很完善。在建设上也十分的简陋,而且厕所修建的
位置极其特殊
,因为厕所是
修建在猪圈上层
。
无论身份高贵与否,哪怕是妃子们,在想要
如厕的时候也必须去猪圈
。
古代人如此修建厕所,也是有其道理可循的,一是想到
粪便的排放问题
,随地大小便,会带来环境的污染。二是这些排泄出来的粪便,在猪圈中
可以进行再次利用
。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样
如厕的方式被抛弃
。不管男女老少,上厕所
都必须蹲在大缸上
。
为了方便散味,大缸里盛满了水。妃子想要上厕所,就坐到大缸的边上,等排泄物全部排到大缸里,
会有下人进行清理。
只不过这样蹲缸如厕的方法,很考验
她们的身体平衡力
,稍不留神就可能摔入缸里。
神志不清醒的
情况下,还有可能遇到生命危险,这还真不是危言耸听。
《左传》里就曾记载了一位大人物
晋景公,
在上厕所时稍不注意,
掉进了粪坑里
,并且粪坑里面的粪水,活活将他淹死了,死得真是
冤枉又憋屈
。
很快,蹲缸如厕的方式,也被
后面的朝代,替换更改
,变成了我们较为熟悉的
夜壶
。
古代的夜壶,都是男子在
夜间起夜的时候,
用于排泄尿物的器具,所以才有夜壶这样的名称。
夜壶材质多样,但
多是陶瓷制品
,也有木质和铜质的,长相和
喝水的器物有些
相似。
古代最初的夜壶形状,是一个虎形,
上方接小便的端口上仰
,下方的腹部肥大,背上还有精美的提手。皇室的夜壶,一般
做工极其精良
,在古代南北朝时期,也是
君王下葬
时极为常见的
随葬品
。
明清时期,又出现了
宫房
,这种宫房,和
现在的马桶
极为相似,专门存放宫房的地方,又叫
净房
。
但宫房同现代的马桶也有着一定的区别,如今的马桶是固定在房屋内的,而
宫房是流动性的厕所。
宫房的设计,是将
椅子中间挖空
,下面放置一个
木盆来装妃子皇帝
的污秽物。在皇帝想要
上厕所
时,太监和宫女,就赶紧将
宫房下面的木盆
端来。
不仅不能摔着宫房的盆,还得速度快,不然赶不上,就有大麻烦了。
野史中就曾记载,
刘邦在上完早朝之后,
突然想上厕所,但是情况紧急,没有时间给他去
传唤宫女,拿宫房过来
,于是他直接把一个
大臣的帽子,
拿下来当做宫房使用。这也可以看出在
古代上厕所非常麻烦。
古代妃子们的待遇,和
太监宫女
不一样,这些地位等级稍微高的,在宫房上会放置一些
材料较好的丝绸棉布,
垫着坐。
一来干净,二来天气寒冷时,也不至于冻着。而那些太监宫女,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只能在寒冷天自己
找些垫子铺在宫房上。
当皇宫中的
排泄物,
到达一定的数量时,会有专门的人
运输出宫外,
这种赃物还会被百姓们购买用来
施肥
。因为百姓认为皇宫里的人伙食好,他们的
排泄物价值也更高
。
到了现代社会,
厕所修建成功后,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
了极大的便利,
大家再也不用像古代那般上厕所,
麻烦又不卫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