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眼前展现的是富有生机的风景、耳边每天都有鸟语虫鸣,即便空气中的香气随季节变换,却都很难注意到,常常觉得自己生活的环境“没有什么意思”,“太无聊”。常会幻想“远方”,羡慕与自己迥然不同的人的生活。
可能会因“怕脏”而不去触摸土地、触摸草木。因担心被评判而很少与他人身体接触,自己的身体也是僵硬的。可能任凭噪音充斥自己的周遭,头脑中仅是认为“没办法的,忍了吧”。
可能很难判断一种食物是否适合自己身体的需要,而依赖“专家”的建议或是(常常是不真实的)广告来代替自己选择食物。尽管找遍各地美食,却很难吃到真正让自己心动的。
如果同时头脑中主导的想法是“我”的烦恼和挫折,是没完没了的那些繁忙工作,是别人对“我”的期待……这些想法也就在无意识中把感官接收到的讯息给“屏蔽”掉了大半。越感受不到外界的美,头脑中烦恼所占的空间比例就越大,进一步妨碍了感官的讯息接收,形成一个循环。
另外,因为觉得身体只是个“躯壳”、只是头脑智慧的容器,常强迫身体“突破极限”,比如为了工作连续地熬夜。如果身体无法达到期待,还要用各种方法去刺激、“提神”……与身体的这样的关系是不是很普遍呢?
而对于愿意开启感官的人来说,生活则可能是另一番模样:
即便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多年,都能感到,每天每时的风景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能感觉到自然时时刻刻不停的变化和流动,总是保存着孩子般的好奇心,所以根本不觉得无聊,不会觉得自己和自然是分离的。
会常常欣赏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的每个细节,每天都能发现身边生活着的野生动物植物们的细微变化。哪怕是只有针眼大的小野花,也能看得津津有味。哪怕是聆听简简单单的溪流声,却感到像是听一首交响乐般美妙。
常用触摸的方式感受自己和他人的状态,常敞开心扉与人相拥、舞蹈、游戏;喜欢用身体亲密接触大地,全然地放松自己。
因为相信身体不是“躯壳”,而是一个处处充满无限智慧的生命体,于是有信心、有动力去做身为动物本该做的事:
比如通过多种身体感官接受到的讯息,来与外界沟通,以感官来判断自己的需要的食物、选择合适自己的生活环境,调整生活的节律。信任和遵从身体的感受,比如不强迫身体长期忍受极不舒服的气味或声音,不强迫自己吃下过多不健康的食物,不在很劳累的时候还硬撑着去“拼”。
当时时刻刻能通过身体感官接受到自然中美的存在,烦恼虽然还在,但它会变得越来越淡。就仿佛在一个房间里的多个不同角度都点亮灯光,那么阴影虽然依然存在,却不那么醒目,不那么可怕了。
生活方式都是由自己选择的。当我意识到,追求外在改变不仅无法带来真正的“感官享受”,反而有许多弊端,我便选择了从内而外、打开感官去生活,也越来越能体会到以前不曾注意的那些能真正的、持久的获得“感官享受”的方式。本期专题,就跟大家分享我的一些小小心得。
触觉
当我拥抱树的时候,树也在拥抱我
当我拥抱树的时候,树也在拥抱我
“触摸”,总是双向的、相互的。与他人的身体接触、与树木的接触、与小动物的接触、感受阳光和风的温度……这都是无声的沟通方式。比起仅凭语言做沟通,触摸有着更丰富的层次,更能将情感直接地、迅速地、真实地相互传递。
让心敞开,才能更体会到触摸的真实感受。比如与树木的接触,只有在安静下来之后,尝试放下“尴尬”、求新奇、或是评判“好粗糙”等等的念头,这时才可能会感受到:你拥抱树的时候,树也在抱你。
听觉
这个世界太嘈杂,是因为我们忘了怎么倾听
这个世界太嘈杂,是因为我们忘了怎么倾听
在城市中,被电子产品、嘈杂的交通、噪音包围的我们,很容易忘记“倾听”这件事原本是有多美好,更容易忘记如何从声音中寻找大地想要传达的讯息。
从荒野中的风声雨声鸟鸣声,到夜间城市边角荒地里的虫虫奏鸣曲,再到发自内心、与同伴相融的吟唱声……聆听自然的声音总能让人很快就身心平静。当我知道我最需要的声音,是真实有生命的、不插电的、与自然合拍的,于是就尽可能去寻找和创造这样的声音,这让我获得了极大的乐趣。
嗅觉
一直在寻找美食的你,有没有想过要训练自己的嗅觉?
一直在寻找美食的你,有没有想过要训练自己的嗅觉?
许多人将嗅觉认为是最不重要的一种感官,却没意识到,嗅觉既是品尝食物时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也在时刻影响着人的情绪。嗅觉还能作为一种相当灵敏的“检测器”,帮我们选择更适宜的生活环境。
或许,如果越来越多人能找回本能,知道自己要远离什么气味,能迅速辨别出有害气味并且信任自己的感官,那么整个世界的污染都会慢慢减轻。
视觉
那些凝视地球之美的人,会找到伴随终生的力量之源
那些凝视地球之美的人,会找到伴随终生的力量之源
眼睛是最高清的摄像机,任何屏幕上的画面都代替不了眼睛的直接观看。让脚步放慢一点,时不时地停下来,放松双眼,放下已有的期待,观察周遭的一切,允许惊喜的出现……那双“发现美的眼睛”其实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只不过需要给它们留出足够的施展空间。
当我确信身边充满着美,确信自己也能创造美,心中才有更强的力量去面对那些人们都不希望发生的事物,而不至于被后者所压垮,不至于丧失信心。
味觉
“吃”与“品尝”的差距有多大?用多种感官去品尝,才能从食物中收获更多愉悦
“吃”与“品尝”的差距有多大?用多种感官去品尝,才能从食物中收获更多愉悦
舌头能尝到的,仅仅是“酸甜苦咸鲜”五种基本味,那么食物带给我们的那些丰富的感受都是从何而来呢?
其实,味觉往往和其他感官交错混杂着、被有意或无意地同时使用,有时让人们陷在谜团中很久也对其不知不觉。只有当我们足够了解视觉、触觉、嗅觉和听觉,才会对味觉有更深入的体验。
这最后一篇也算是五种感官的“综合应用篇”,因为很少有像“品尝”这样的、必须同时运用五种感官的事情。学会分辨味觉和其他感官,也才能将它们更好地融合、更灵敏地通过感官去“品尝”。“口腹之欲”本不是什么罪恶的东西。但是如果忘了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就享受不到内心期待的那些满足感,于是继续不断地向外求、追求更多新奇特的食品消费。在感官迟钝的情况下,吃得越多,就越不满足,形成一个无底洞。相反的,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感官训练得更敏锐,就能从品尝简单的食物中享受到更多愉悦,真正地让食物为身心带来满足感。
与身体感官连接,也是与世界相连
追求感官享受,初听上去似乎是一种“肤浅”的生活态度。事实上,越去体会,就越能发现其深远的意义。不只是为了发现美,不只是为了愉悦感,尽管这些都非常重要——但更棒的或许是,通过与自己的身体感官重新连接,去重新发现与世界的连接。
我们常常提倡要增强“自信”,那么,信任自己身体感官的智慧,算不算是“自信”的一部分呢?我觉得不仅是,而且是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其他自信的基础。而一份真正的、完整的自信,又是信任他人、信任外界的基础。
带着这样的信任去过生活,一个很美妙的改变是,我愿意相信,在挑战出现时,总会有一股“支持的力量”来帮助我,可能是来自自己的,也可能是来自其他地方——而只有当我相信这股支持力量的存在,才可能在它出现的时候及时发现它、与它连接。愿意相信这支持力量的存在,生活的可能性也就显得越来越广阔了。
联系我们
人人有机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